斯诺克武汉公开赛16强名单已揭晓,中国选手仅3人入围创3年来最差战绩
发布时间:2025-09-27

2025年斯诺克武汉公开赛的16强名单出来了,结果挺让人心里发凉的,中国军团就剩张安达、肖国栋、斯佳辉三个人,这个成绩是近三年在家门口比赛的最差纪录。

本来有34个人的大部队,资格赛一打完,直接少了一半,好多人连正赛的边儿都没沾上。

这里面最让人想不通的,就是世界排名第19的吴宜泽,居然输给了一个不怎么出名的路易-希斯科特,这个冷门爆得让人有点反应不过来。

这还不算完,进了正赛,大家等着看的好戏没来,反而是一场接一场的“没想到”。

secti, 我们能做的, bf

丁俊晖,咱们的头号选手,第二轮就3-5输给了斯坦-穆迪。

说真的,丁主任这些年状态好坏不定大家也看习惯了,但在自己国家的比赛里这么早就出局,确实有点难看。

另一位大家很看好的赵心童,那场球输得更是窝火。

他对上马奎尔,手感特别好,打了两杆破百,眼看着就要赢了。

结果怎么样?

展开全文

决胜局里,一颗关键的粉球没走到位,一下子就把整场比赛的努力都白费了。

这种眼看要成又黄了的剧情,看得人心都揪起来了。

这种领先了却被翻盘的戏,不止赵心童一个人在演。

雷佩凡也是在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给翻了。

这就不光是技术好不好的问题了,更像是心里那道坎过不去。

明明占着优势,就是稳不住,一到关键时候就手软、脑子乱,最后把胜利送给了别人。

这种感觉,比从头到尾被压着打输了还难受。

老将们的情况也不乐观。

傅家俊、周跃龙这些经验很足的球员,一样没顶住压力,早早地就打道回府了。

这一下就看出来一个普遍问题:咱们的球员在压力大的时候,心理调整能力还是差了点。

打顺风球的时候个个都像模像样,可一到打逆风球或者抢关键分的时候,心态就容易崩,技术动作跟着就变形。

看看前两年,2023年和2024年的武汉公开赛,咱们都有6个人进16强。

虽然说不上多厉害,但至少说明我们人多,总有几个能冲出来。

可今年,这个数字直接少了一半,就剩3个了。

这种突然的下滑,真的不能只用“状态不好”或者“运气差”来解释了。

你再看看剩下的16强都是些什么人。

除了咱们自家的三位,剩下13个全是外国高手。

马克-塞尔比、马克-威廉姆斯、贾德-特鲁姆普、约翰-希金斯……这些名字随便拿出一个,都是斯诺克圈里响当当的人物。

整个名单看下来,英格兰选手差不多占了一半。

这张16强名单,就像一面镜子,很清楚地照出了现在世界斯诺克的格局,也照出了我们自己的问题。

人家那些顶级球员,不光技术稳,更厉害的是那种不管场上什么情况都面不改色的强大心理。

反观我们的球员,好像总是在“技术”和“心态”这两条腿上,有一条会突然瘸了。

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压在张安达、肖国栋和斯佳辉身上了。

斯佳辉下一个对手就是刚把赵心童送回家的马奎尔,这肯定是一场硬仗。

张安达和肖国栋要碰上的,也都是很厉害的对手,想再往前走一步都特别难。

说实话,在被这么多高手包围的情况下,指望他们三个能一路赢下去,最后拿冠军,有点不现实。

但比赛就是这样,只要最后一颗球没打完,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。

对他们三个人来说,这既是很大的压力,也是一次很好的机会。

在中国队整体士气不高的时候,如果他们能打出几场漂亮的比赛,不光是给自己争口气,也是给所有中国球迷打了一针强心剂。

现在,我们能做的就是放平心态,继续给他们加油。

比赛有输有赢本来就很正常,但我们更想看到的是,球员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,能表现出那股不服输的劲头。

技术上的差距可以慢慢练,但要是心气没了,那才是最大的问题。